人员密集场所定义(人员密集场所定义多少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人员密集场所定义是什么
1、法律分析: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2、法律分析: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3、人员密集场所定义:特指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同时容纳超过50人聚集的公共建筑或设施。 法律法规依据:根据2009年版新消防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的具体类型如下:- 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商场、剧院、运动场馆等。- 医疗机构:如门诊楼和病房楼。
人员密集场所界定标准
1、法律分析: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疏散门为进出这些场所的门,包括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或通向楼梯间的门。
3、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电影院等,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易燃易爆场所:如加油站、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储存场所等,这些场所由于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火灾风险较高。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疏散时间长,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
4、较大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含本数、下同)或客房数在300间以上的宾馆(旅馆、饭店)。(二)建筑总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或年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的商场、市场。
5、明确答案 消防九小场所是指:小型商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养老院、洗浴场所、网吧和各类小型加工厂等人员密集、易燃易爆物品较多的场所。这些场所因规模较小,但其消防安全问题同样重要。详细解释 消防九小场所的界定:消防九小场所主要指那些规模较小,但火灾风险较高的场所。
6、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公共娱乐场所和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的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生产、储存油品或者其他易燃液体总储量超过30000立方米,生产、储存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者其他易燃气体总储量超过2500立方米。采用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
人员密集型场所是如何界定的
1、法律分析: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2、法律分析: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3、法律分析: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4、(三) 交通设施中的人员聚集区域,如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 (四) 提供公共学习和展览的场所,如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 (五) 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这些地方人员密集,安全要求尤为严格。
发布于:2024-11-01,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