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锯岭战役(钢锯岭战役日本人为什么不把缆绳拆掉)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5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历史上钢锯岭战役
1、45年,道斯所在的部队奉命进攻冲绳岛的钢锯岭,这是一个近乎垂直的悬崖,日本人盘踞在这里,有着他们修筑好的工事暗堡,这让美国军队在这里寸步难行,而且牺牲巨大。
2、钢锯岭战役就是日本和美国对抗的冲绳战役,在当时钢锯岭是冲绳岛上的一个普通的小山包,而冲绳以前叫琉球。这场战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因为冲绳是日本领土,第二是因为冲绳岛上,美军新建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可以100%带满炸弹,然后把日本战略目标炸个稀烂。
3、《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的真实历史是,在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为了建立进攻日本本土基地发起了对冲绳岛的总攻。在这场炼狱般的攻防战中,双方都死伤严重,日军的伤亡或被俘超过了10万人,美军也遭受了8万人的伤亡。道斯的部队登上钢锯岭后,被日军猛烈的炮火打了回去。
钢锯岭战役简介
钢锯岭战役就是日本和美国对抗的冲绳战役,在当时钢锯岭是冲绳岛上的一个普通的小山包,而冲绳以前叫琉球。这场战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因为冲绳是日本领土,第二是因为冲绳岛上,美军新建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可以100%带满炸弹,然后把日本战略目标炸个稀烂。
钢锯岭战役,发生于1945年4月1日至6月底,是太平洋战区最具规模、历时最长且代价惨重的一次两栖登陆战。美国投入了大量海陆军力量,倾尽全力发动这场战役。电影《血战钢锯岭》取材于美国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事迹,他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5年,道斯所在的部队奉命进攻冲绳岛的钢锯岭,这是一个近乎垂直的悬崖,日本人盘踞在这里,有着他们修筑好的工事暗堡,这让美国军队在这里寸步难行,而且牺牲巨大。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作为邪恶轴心重要成员的日本,其嚣张态势已成强弩之末。是年,决定战局走向的冲绳岛战役拉开序幕,成千上万斗志昂扬的美国大兵被派往冲绳,等待他们的则是敌军重兵防守、凶险异常的钢锯岭。在这群人中间,却有一个不愿拿起武器的军医。
钢锯岭的战斗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美军需要用炸药包、喷火器,逐个干掉日军的暗堡、洞穴和坑道,举步维艰,伤亡惨重。但是日军的愚蠢,帮了美军一个忙。以32军参谋长长勇中将为代表的一大批日军高级军官,都认为躲藏在地洞里面,像老鼠一样流窜是很不荣誉的,强烈要求来一次决定性的反攻。
《血战钢锯岭》以二战时期的冲绳岛战役为背景,讲述基于良知而拒绝持枪上阵的医疗兵道斯,赤手空拳闯入枪林弹雨,只身勇救75名战友的生命。讲的是美军的医疗兵道斯有着不杀戮的信仰,他带着圣经来到冲绳岛,冒着生命危险,手无寸铁,在这场战役中拯救了数十名士兵。
《血战钢锯岭》美军利用悬崖上的攀爬网进攻,日军为何不割断?
1、消耗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还不能起到更大的战术作用,因此还不如就将攀爬网搁置在悬崖之上,再结合上面所说的两个原因,能够获得的性价比远大于直接清理掉攀爬网。实际上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战争场景倒是无限接近于真实的冲绳战役,我们会看到大批攀爬上悬崖的美军在白刃战和轻武器的对抗中依然会被日军击溃。
2、作战计划,最好的防守策略 由于当时的美军有空袭掩护,日军无法轻易来到悬崖边锯断绳索,同时又不敢离悬崖边太近,因为下面的美军同样也是身负各种武器。 烧了绳梯,也无关大局 留着这个绳梯,美军可能会利用它上来,但日军可以利用攀爬网主动出击,搞一次或多次自杀冲锋。
3、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成本太高。由于当时的美军有空袭掩护,日军无法轻易来到悬崖边锯断绳索,同时又不敢离悬崖边太近,因为下面的美军同样也是身负各种武器。再一个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日军可以利用攀爬网主动出击,搞一次或多次自杀冲锋。
4、《血战钢锯岭》中日军不割绳子是因为:1有空袭掩护,日军无法轻易来到悬崖边锯断绳索,如果离悬崖边太近,也会被下面美军射杀。2不想锯断钢锯岭的地势易守难攻,美军是攻方,日军是守方,每次美军一冲上来,就变成日军的靶子,被躲在战壕里日军一波波消灭掉。
5、如果割掉美军的攀爬网,日军还要在上面等更多时间。而日军的弹药和食物补给都是有限的,拖不起,等不起。所以,不如多放美军上来。这样,日军趁着体力和精神充沛,能杀伤更多的美军。《血战钢锯岭》的主角原型是第77步兵师第307步兵团医疗分队的医务兵戴斯蒙德道斯,他曾在1945年参加冲绳岛战役。
6、按道理来说日军只要割断那个攀爬网就可以阻止美军的进攻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军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故意的留下攀爬网供美军攀爬。第一个原因就是日军想利用攀爬网引诱美军,慢慢消耗美军的力量。
发布于:2024-10-30,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