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是谁写的(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著作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的体裁是杂家著作。该书成书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们集体编纂,又名《吕览》。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这本书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它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战国的《吕氏春秋》写的是什么?
《吕氏春秋》主要是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了各家学说。《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吕氏春秋写的内容包括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氏春秋》是谁编撰的一本书。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 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也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写了一本《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春秋》和《吕氏春秋》有什么区别?
两书著作者不同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这两本书的区别有内容不同、主旨思想不同。内容不同:《吕氏春秋》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而《春秋》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旨思想不同:《春秋》只是表达了儒家主流文化思想,而《吕氏春秋》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作者及成书朝代不同、宗旨不同、历史意义不同。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吕不韦及其门客编写的相当于百科全书一类的文集。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而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来和诸侯争强的产物。
《春秋》与《吕氏春秋》有什么差别 作者及成书朝代不同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春秋时期孔子修订的一本记传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吕氏春秋》是什么?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乃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下三千宾客,“兼儒墨,合名法”,编纂而成,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
发布于:2024-10-08,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