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两塔(三山两塔一条江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关于乌塔的资料乌塔的介绍
乌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因塔身为花岗岩青石所砌呈乌黑色,故称乌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净光塔”。唐乾符六年(879年)被毁。
乌塔耸立在乌山景区的东麓,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乌塔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所建的“净光塔”,后经闽王王延曦重建。乌塔高35米,共八角七层,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乌塔全称为崇妙保圣坚牢塔,在乌山路口和八一七路可看到,在乌山东麓,与于山的白塔互为犄角。因塔身为花岗岩青石所砌呈乌黑色,故称乌塔。它的前身是唐朝的净光塔,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比白塔早100多年。塔旁矗立有当年刻制的无垢净光塔铭并序。净光塔废于唐乾符六年(897年)。
福州乌塔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乌塔通常由多层木质结构构成,层层递进,飞檐翘角,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历史背景 福州乌塔建于唐朝,起初是为了防御外敌而建造的。
乌塔,日本漫画《航海王》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动画电影《航海王:红发歌姬》的主要角色,歌歌果实能力者,首次登场于漫画第1055话,红发香克斯的养女、自称路飞的姐姐。
三山两塔的基本简介
福州的“三山两塔”指的是于山、乌山、屏山以及白塔和乌塔,这些地标构筑了福州古城的独特城市景观。其中,白塔和乌塔的建造与闽王王审知密切相关,并伴有诸多传说故事,是福州城的精神象征。福州三山两塔的构成及特征: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山上建有白塔,是“三山两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福州的市中心,乌石山东麓耸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乌塔,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与对面的于山白塔共同构成了著名的“三山两塔”中的“两塔”。乌塔始建于唐贞元十五年,后历经毁坏与重建,现为八角七层,高约三十五米,每层塔壁都刻有精美的佛像,总计四十六尊。
福州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三座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所以至今,三山两塔一条江就就成了福州的代名词。本期的福州文化带你了解三山两塔一条江都是什么。三山:屏山 屏山位于旧城正北,其形如屏,故称屏山。
福州的“三山两塔”指的是于山、乌山、屏山以及白塔和乌塔。这些景点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因其形如巨鳌而得名,又称九日山。山上有纪念戚继光的戚公祠,还有白塔,建于唐朝,是福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福州的三山两塔,是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标志。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源自唐天佑元年(904年)闽王王审知为父母祈福而建。初为砖心木塔,高67米,塔内精雕细刻,佛像遍布。不幸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遭受雷火之灾,后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为七层八角砖塔,因其白色外层,故得名白塔。
福州的历史
福州的历史是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秦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闽越王无诸都此,称东冶,武帝后为冶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为郡治,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属江州。
福州以它的西北有座福山而得名,建制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的后裔闽越王临元诸在这里建城,称为冶城或东冶(东野)。福州因有温泉之胜,古时曾名泉州。到唐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称闽州,并把泉州这两个字另移给现在的泉州市。
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市 历史沿革 福州是福建省会,是全国重要的文化、经济、交通和信息中心之一。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古代称之为“闽中”,隋唐时期称之为“福州”,明清时期则被称作“扈州”,1949年成为福建省省会。
福州三山两塔一水是什么
1、福州三山指乌山、于山、屏山,两塔指乌塔、白塔,一水指闽江。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屹立着屏山、于山、乌山和乌塔、白塔,一条闽江穿城而过,构成了“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富含历史文化韵味的独特景观。三山一水主要是福州城的雅称。
2、三山:屏山 屏山位于旧城正北,其形如屏,故称屏山。又因越王故都建在山麓,故又名越王山。明朝曾于山上盖有样楼,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又称镇海楼。登楼眺望,可极目闽江口。屏山高62米,东南为冶山,南麓有座建于宋代、至今保护完好的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巨作华林寺。
3、福州三山两塔一水(闽江)内三山:于山(又名九日山)、乌山(又名闽山)、屏山(又名越王山、平山):两塔:乌塔(又名崇妙保圣坚牢塔)、白塔(又名报恩定光多宝塔)。外三山:九峰山(晋安区北郊)、芙蓉山(晋安区北郊)、寿山(晋安区北郊)。
发布于:2024-07-30,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