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地图)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唐朝节度使是什么官
唐朝节度使是正二品官,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
节度使是唐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地方军政长官。在历史背景上,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州县制度,但在一些边疆地区和重要战略要地,需要设立节度使来统领军队、管理行政事务。节度使通常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高级将领,他们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可以独立制定战略和行动计划,同时也负责管理和治理所辖地区。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职位。节度使是一个官名,源于魏晋的持节都督,在唐朝开始盛行。节度使一开始只掌握经济上的权利,到了后来,节度使开始掌握政治力量,于是形成了很大的权利。
节度使是唐朝时期的一种地方军事长官职位,由朝廷任命,负责管理一个被称为节度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同时兼任军事指挥职责。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
唐朝节度使是一个地方官职,节度使是虽然是一个地方官职,但是他却是二品大臣才能担任。他不仅要担任行政职位,还有军事权利,统领着地区大军区军事长官。节度使是集民、才、军三个个体为一身,一个节度使可以管理2到3个镇,受皇帝信任的还可以管理四个镇。总之,节度使在唐朝,是一个很高的官职。
词语解释是这样的:节度使释义: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 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
唐朝十大节度使都有谁,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利
1、范阳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临制奚、契丹,治幽州,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天宝时节度使为裴宽、安禄山。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治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管兵三万七千五百人。天宝时节度使为安禄山。
2、节度使初置时仅统一方军事,有的兼支度使(计军资粮仗),有的因边区供养不足,开置屯田,以益军储,故又兼营田使。开元以后,节度使不仅统辖一镇军兵,渐有兼及民政、财政和监察的趋势。如幽州(后称范阳)节度使于开元十五年兼河北支度营田使,二十年兼河北采访处置使,二十七年又增领河北海运使。
3、北庭节度使,是唐朝在新疆地区设置的节度使,防制突骑施汗国、坚昆部落,统辖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驻屯西州、伊州二州。总部设北庭都护府,官兵二万人,西州和伊州两镇内外相连,专对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的诸国,第一任节度使是张嵩。
4、最初设立节度使时,规定他们只有统兵权,没有财政权与地方管理权。但后期唐王朝在这方面就失去了控制。使得这些节度使所在地都成为了独立王国,靠着手中财权大力征兵扩充军队,然后再去与他人争夺地盘。而国家发生内乱时他们根本不管,眼睁睁看着唐王朝消失。
5、一,安西节度使——职务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龟兹城,统龟兹、焉、于、疏勒四镇统兵24000;二,北庭节度使——职务是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治所在北庭都护府,屯伊州、西州二州境上,统兵20000;以上两镇内外相连,专对西域天山两路的诸国。三,河西节度使——职务是割断吐蕃与突厥两国的交通。
6、安西共有四任节度使,分别是夫蒙灵曜、高仙芝、王正见、封常清。北庭共有四任节度使,分别是来曜、王安见、程千里、封常清。安史之乱爆发时,安西和北庭二镇的节度使都是封常清,高仙芝因为怛罗斯之战失利的原因,被调入京城,担任右金吾大将军一职。
唐朝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处置使,团练使的职责分别是什么?_百度...
1、防御使、都防御使本年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军事。因常由刺史或观察使兼任,故他们实际上是唐朝后期一个州或一个方镇的军政长官。与防御使同等地位的是团练使,但两官不并置,或名团练,或名防御,视地而异。处置使 都统处置使,官名。
2、团练使唐代负责一方团练(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团练(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
3、军事官职。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团练(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官职发展:州团练使最早见于岱岳观碑所载圣历元年(698年)兖州团练使。
4、推官,我国古代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元朝各路总管府及各府亦沿置,掌治刑狱。明朝属顺天府、应天府的推官为从六品,其他府的推官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
5、采访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掌管几个州的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唐肃宗后增加一定兵权,同时改名为防御使 团练使:团练守捉使,掌管地方自卫武装训练,因为唐代实行的是临时征召的府兵制,团练使管理的地方武装,也就是府兵了。中枢征召就是府兵,在乡就是团练,不要把他们当做“民兵”看低了。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1、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职位。节度使是一个官名,源于魏晋的持节都督,在唐朝开始盛行。节度使一开始只掌握经济上的权利,到了后来,节度使开始掌握政治力量,于是形成了很大的权利。
2、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和地方的党支部书记一样的官职。
3、实际上现在已经没有官职可以与节度使相比,如果以行政权力划分而言古代的节度使大概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以及数省省委书记兼省长所有人的总和。扩展:节度使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称,最初起源于隋唐时期。
唐朝时期的节度使的官职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1、唐代的节度使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加上一个军事长官。这个权力是不是很大呢?就是一个封疆大吏加上一个地区的军事最高领导,相当于兰州军区司令员加上甘肃省省长,这个是不是就太牛气了呢?对于这样的官员,政府能够给予的,就是更多的安抚,担心他们起来造反,这样的话,大唐王朝真的是受不了。
2、在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省委书记,并且兼职这个省的军区司令,掌握这个省的军权,官职不可谓不大。
3、节度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对外由攻专守导致的,因为疆域辽阔,后来在对外作战中接连失利,后来唐朝主要就是疲于防守,而地方的事务繁杂,需要节度使去御敌,又要防止地方官员影响到节度使用兵,所以最后节度使实际的权利掌控地方的军、政、财、人等各方面,实际上相当于地方的帝王。
发布于:2024-07-25,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