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成硕(挑灯成硕王诚事件发生了什么)

博主:网慧网网慧网 2024-07-18 3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5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李蟠(1656年—1729年),江苏徐州丰县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着有 《忖庵诗集》。李蟠,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祖籍河北正定,元朝至正年间迁来徐州丰县,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有的—名状元。

  

挑灯成硕(挑灯成硕王诚事件发生了什么)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 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向监考官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 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姜宸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 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意思是说,李蟠在彭城(徐州)大名鼎鼎,以优异的成绩高中 状元,他的仪表象汉初的绛侯周勃,他的文笔象萧何,尤其是有一样他人所学不来的,那就是一顿饭吃三十六个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关注无风起念微信号:wfqn888。

The End

发布于:2024-07-18,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