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是谁写的,什么之术是谁写的关于农业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甘蔗的种植、加工和利用方法。书中提到,甘蔗是一种高大的植物,通常有十多米高,叶子大而宽,茎部多汁液,可以用来制糖。甘蔗的种植方法包括选择土壤、浇水、施肥等,一般在春季种植,生长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在制糖方面,书中记载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甘蔗汁液倒入大锅中,用火熬制,汁液变成糖浆后倒在粘土板上晾干,形成糖块。另一种方法是把甘蔗汁液倒入锅中,加入一些麦芽粉搅拌加热,熬制成糖浆后倒在粘土板上晾干,形成另一种糖块。此外,《齐民要术》还记载了甘蔗的其他用途。例如,甘蔗的茎部可以用来制作糖浆、酒等饮品,也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甘蔗的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制作草席等。总之,《齐民要术》对甘蔗的记载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甘蔗的认识和利用水平,为后来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贾思勰编写农书《齐民要术》:一部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在前代农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近400年间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尤其是以临淄为中心的齐地农业的科学技术。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是同一领域,都是农业方面的著作。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故两者都是农业生产方面的著作。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发布于:2024-06-11,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