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童谣(重阳童谣)

博主:网慧网网慧网 2024-06-08 59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三月三,好日子,家家户户接闺女”,是安徽砀山的一个传统风俗。其实,有关“三月三”的民俗民风,全国各地都有记载。象“曲水流觞”、“祭祀宴饮”、“兰汤沐浴”等都是它的内容。但“接闺女回娘家”,恐怕只是淮北一带盛行,砀山犹甚。

中国的农历,一三五七九为单月,月份与日数重叠,为节。如一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重三节(也有叫桃花节、泼水节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鹊桥节(也有叫巧节、情人节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至于三月初三闺女回娘家的来历,在我们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三月初三是“恶日”,应避之。据《宋书·礼志》中记载:“平原人徐肇,于三月初得三胞胎女婴,至三月三日,俱亡。一村人引以为怪,从此,每逢此日,都相携去水边涮洗”或外出以避邪气。另一种说法是:天宫中的王母娘娘,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去蟠桃园内赏花,七个闺女也都出阁随从。早先本仙女思凡,偷偷飘落人间与董郎相配,就是在三月初三,被王母击鼓招回天宫的。(所以,一过三月三,再下雨就有雷声了)。如此遥远的路程,都阻挡不住闺女回娘家,何况人间呢?

三月三,正值清明前后,在淮北,是南北冷暖气流频繁交会的时候,天气偏湿,自古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在这一段不太心的空闲中,闺女回趟娘家,理所当然。在砀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老天爷,别下了,留着干路回娘家。娘家远,骑上毛驴打上伞,娘家近,穿着乡鞋柱着棍。”看样子,不管路途如何,都得回家住上几天。

重阳节童谣(重阳童谣)

三月三回娘家,关键是接。因为它的来历,毕竟与“恶”与“悲”有关。再加上清明前后,正是“旧坟添新土,白日飞黑钱”的祭亡时节,阴阳交错,必须得由娘家哥或娘家侄来接,以免路上遭遇不测。实在忙不过来的,闺女也可带着自己的男孩回来,但要折根桃条作以避邪。有首儿歌证明了这一习俗:“大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说着说着来到了,满脸泪水直发呆,俺是娘的心头肉,娘不接俺俺也来……”

在幼儿园里,为了庆祝重阳节,老师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有趣的捶背串词活动。孩子们排成一排,轻轻地捶着彼此的背,同时唱着儿歌。

他们用快乐的笑声和天真的歌声传递着温暖和祝福。

孩子们互相鼓励,享受着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用双手传递着友谊和关爱,体验着团结与和谐的力量。重阳节的捶背串词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这个活动不仅让幼儿园的氛围更加温馨,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三月份有什么节日?3月份节日时间表,3月份节日、国际日、节气、纪念日时间表: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YouthVolunteerServiceDay)

3月5-7日惊蛰节气

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WorldGlaucomaDay)

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Women'Day)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MotherRiverProtectionDay)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Arbor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Day)、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Policemen'Day)

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umerRightDay)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20-22日春分节气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世界儿歌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塞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The End

发布于:2024-06-08,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