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属性 什么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动物最本质也是最高的属性是生存和繁衍。动物所有的一切行为都会围绕着这两个本质属性所开展,动物的杀戮,迁徙,伪装,奔跑跳跃等等的一切能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种群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动物的展示,色彩,领地意识,甚至于气味,声音等等,也都是为了寻找配偶,繁衍后代。所以,生存和繁衍就是本质属性
人的属性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因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的标志,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性受到社会性的制约,人的自然性往往也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独有的特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与社会不可分。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都必然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外部表现。
1.特有属性:
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属性(特性、特征)。如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的特有属性。
2.本质属性:
是事物的有决定性意义的特有属性。即决定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的特有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对。
扩展资料
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性质、特征,都是由其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例如,“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属性,所以它就成为人的本质属性。
任何事物都有许多的属性,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有些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决定该事物的本质,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它自己的最低限度,并把这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相关术语:
自然属性:
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特征的本质的描述说明。它是不受思想意志支配、调整来改变的部分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志是非物质的产生。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根本属性是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
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归结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情欲本能等。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在西方哲学史、教育史上,也曾先后出现过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自然人性观,尽管他们的具体阐述不同,但都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认为教育就是保护人的自然潜能之自由、自发的发展。欧洲中世纪时,人性问题上占支配地位的是宗教神学的超自然人性观,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控制人的情欲,依靠上帝的启示启发人的理性。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虽然指出人的本质应是人的社会性,但他们所说的社会性依然是从先验的理性原则或绝对理念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学说认为,人的本质属性主要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本质,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制造生产工具和从事生产劳动。因此,一般说人的本质属性如马克思所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故人性带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学说奠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发布于:2024-05-09,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