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一体纳粮什么时候提出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哪个更损害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博主:网慧网网慧网 2023-12-24 75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历史上雍正王朝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确有其事吗

答:确有其事,“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制度是雍正四年(1726年),开始实行的。是雍正朝的三大德政之一,其他两个,一是摊丁入亩,一是火耗归公。补充回答:除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外,统治阶级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康熙末期,国库极度空虚,贪官相当普遍,社会非常动荡,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王朝的统治.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而官僚士大夫的这种暂时的利益牺牲是为了王朝巩固之后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所谓"可持续发展"是也.之所以能成功,一在于王权的强大,使得利益受损的士大夫不敢也没有能力进行强有力的反抗,二在于策略的对头,三在于使用了能够贯彻这些政策的有能力的官吏.

乾隆废除官绅一体纳粮的后果

乾隆这个举措,等于是恢复了官绅阶层的特权,将担子又转移了一大半压在农民身上了,使得摊丁入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官绅阶层的特权恢复了,又进一步加重了官员腐败问题。在康熙、雍正在位的时候,他们对于贪污腐败以及党争现象非常敏感,也是以铁腕手段进行治理的。但是到了乾隆这里,就完全放松了,沉浸在盛世的美梦中,对贪腐的官员大加纵容,最终导致了和珅这个超级巨贪的出现,吃掉好几年的国库收入。

官绅一体纳粮什么时候提出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哪个更损害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而且在乾隆的纵容下,官绅阶层对土地不断进行兼并,这无疑又使得农民失去土地的越来越多,导致摊丁入亩政策的效果再一次打了折扣。

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都说的是什么意思

摊丁入亩指的是根据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来征收税负,因为当时征税是征收的人头税,令百姓连孩子都不敢生,人越多交的税负就越多,而那些地主反而交不了多少税,因此雍正就有了这样的改革。

火耗归公,说白了就是给官员增加饷银,就是当时所称的养廉,跟现在的公务员增加薪水是差不多的意思,不过雍正朝管理的要严格很多,确实养廉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场的腐败作风。

官绅一体纳粮,也是对官员,士大夫阶级的一种强制管理,因为以前的制度是不用交纳粮食税,不用服兵役,后来雍正的这一举措打破了这一传统,也侵害了这一阶层的利益。

乾隆为什么取消官绅一体纳粮

雍正推出的官绅一体纳粮遭到了士大夫和官僚阶层的反对,甚至动摇科举制度,有悖于满清政权的运转,根本无法执行。被乾隆废除是必然的。

士绅一体纳粮是什么

全称为“官(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或“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雍正朝三大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收回官绅阶层的一部分特权从而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清雍正以前包括明朝的时候,实行“国家养士”的政策,只要你这个学生参加院试以后,得到了廪生也就是秀才身份以后,就是国家开始月供粮食了,就可以免去劳役等等这类的差使,专心于考取功名,同时有钱的乡绅也可以免除劳役之苦不用交纳公粮。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实行了多久

只在雍正时期实行,到乾隆时期不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是一体两面,属于大清税务征收的方法。乾隆废除不合理的官绅一体纳粮,保留合理的摊丁入亩是必然的选择。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针对官员和士绅的政策,也就是剥夺他们的特权。对官员和士绅来讲,既要当差,又要缴税,甚至需要交更多的税,这是他们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从政治学上来讲,这是对千年科举和官僚士绅特权传统的挑战,直接损害清朝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体系和国家管理结构。

The End

发布于:2023-12-24,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