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七个人的观点,七擒孟获的主人公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舌战群儒有那些人物
主角是诸葛亮。配角的群儒们分别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
这七个儒士绝非泛泛之辈,都是东吴孙权手下的重要谋士。
舌战群儒读后感50字
《舌战群儒》这篇文章让我深感孔明的机智和胆识。在面对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时,他沉着冷静,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展现出了游刃有余的辩论技巧。
同时,文章也凸显出孔明的胆识和口才,让人对他深感敬佩。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
诸葛亮
“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体现了什么特点
“舌战群儒”表现了诸葛亮的雄辩才能,通过生唇枪舌剑的论战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雅量高致、从容气度和无碍辩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舌战群儒都有谁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能言善辩,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问,他从容答复、游刃有余,令东吴诸儒满面羞愧不能应对。
舌战群儒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呢。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七人之多,这些人绝非泛泛之辈,不少是文理科通才,但都一一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最后诸葛亮凭着一个人一张嘴,辩得东吴群臣哑口无言。
扩展资料: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发布于:2023-12-20,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